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教程网 >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理论 >关于直式中英文排版的几种可能性
关于直式中英文排版的几种可能性
摘要:当今的海报,越来越多夸张的字体层出不穷,均想借着字形的特色形而上的体现文案的韵味与思想。但如何将文字排版出特定的味道,也是一个非常值得考虑的...

关于直式中英文排版的几种可能性1

当今的海报,越来越多夸张的字体层出不穷,均想借着字形的特色形而上的体现文案的韵味与思想。但如何将文字排版出特定的味道,也是一个非常值得考虑的问题。尤其现在海报时不时要出现几个英文单词或者阿拉伯数字,这倒是难坏了一大帮设计,尤其在竖版的情况下,更是一个难题,下面这篇文章就是客观的分析了直式中英文排版的几种可能性,还分享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技巧。

因为中文的方块组成在排列上具有非常优秀的弹性,因此不论是直书或是横式的书写方向都可以很好的适应。在近代为了推行计算机化、让文字与信息带来普及化,横式书写的排版方式被广泛地应用。但其实在许多场合,例如较为着重中文文字表达性的书籍,依旧会使用直式书写来做排版,在阅读上具有完全不同的阅读体验:

关于直式中英文排版的几种可能性2

直书跟横书大不同

中文字使用直式书写的来由,其实有很多说法,一个最普遍的解释就是由竹简发展而来。以比例占较多数的右撇子为例,当书写竹简时,左手持简、右手书写。在书写的时候竹简握持的方向以及书写方向便很自然地发展出了直书的写法,一直到后来虽然书写载具演变成了纸张,但直书的书写的习惯亦就这样被沿袭了下来。

中文字使用直书好还是横书好,其实各有许多的支持意见。就以书写的状况来说,其实就一般文字尺寸的书写时,直书书写的流畅度要优于横书,这是由于我们在书写时,会以手肘为支撑来做书写的动作,在做横向的书写时,容易因为手肘旋转的关系而导致书写时越来越往上移而导致歪斜。而直式书写时,是以整手臂的伸缩、来完成直书书写的动作,不会出现手肘旋转的运动,书写时较容易维持行句的端正感。

而在阅读时的差异,则其实具有更多不同的意见讨论着,有些人认为直书阅读起来较为顺畅、也有人觉得横书才适合人眼快速扫描文字时的方向,更适合做快速阅读,这部份虽然因个人感受而有所不同,但其实大部分的人都可以很顺利的适应直书以及横书的阅读方式。

行文方向的问题

既然使用直书,那么就会牵扯到一个使用横书不会遇到的问题:「到底第二行该写在第一行的左边,还是右边呢?」我们已经知道中文的行文方向是由右往左的,一个同样以竹简书写的解释是这样的:可能是因为使用右手书写而左手持竹片时,当要换下一块竹简时(换行),左手很自然地会将竹片摆在第一行的左边,进而发展出来的习惯。

关于直式中英文排版的几种可能性3

但发展到了纸张书写后,由右往左的行文方向出现了明显的缺点,像是以右手书写文字时,很容易被手挡住先前书写的文字(这个大家应该都遇过)。以及其实中文字笔划的书写方式,大致也是由上往下、由左至右的书写方向,文字的书写方式与文章段落的排列方式不同,多少是具有些许的矛盾感存在。由此看来,由左至右的行文方向似乎更适合符合逻辑。

写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先前举的例子:中文传统的匾额、春联上的横式缩写、其实是一字一行的直写编排,因此其书写方向亦为由右至左的书写方式,但这个状况在现今的排版印刷上却是完全相反的,像是我们每天阅读的报纸杂志,明明使用中文传统直书、由右至左的行文方向,但标题部分的文字却反过来使用由左至右的横书书写,似乎是有点奇怪的一件事情。

关于直式中英文排版的几种可能性4

正由于自左至右的横书阅读方向是近代推行汉字普及化所做的改变,因此流传了许多小故事,像是 1940 年在重庆北碚博物馆标示「猫熊」时。由于当时很多中文使用者已经开始习惯左到右的中文读法,所以被误解成「熊猫」,在以讹传讹下,「熊猫」和「猫熊」一起,成为该种动物的称呼。相关的故事还有「中国钢铁」变成「铁钢国中」等等。

而传统直书书法上相当着重字与字之间的连贯关系,在专业术语中称之为「行气」,尤其是行书与草书的书写。清代书法家宋曹曾在《书法约言》书中提到 ﹕「勿往复收,乍断复连,承上生下,恋子顾母。」意思是书写时不可只注重在文字本身,还必须兼顾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整体感,一般要求笔断意连,联缀成行,积行成篇。这是在书法上无法轻易以横书取代直书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于直式中英文排版的几种可能性5

中文直书与拉丁文字的配合状况

现今我们最常遇到直式书写的状况,可能就是使用直式信封的场合了吧,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华邮政网站上提供的直式信封书写范例:

关于直式中英文排版的几种可能性6

我们可以发现,直式信封的规划方式其实亦是由右至左的行文阅读方向:首先阅读最右边的地址信息,然后才往左阅读收件者的姓名及称呼,最后才是发件人信息。

而在这个书写范例中我们发现很有趣的一点即是:中文与阿拉伯数字组合的直书应用。

虽然现今我们都已经普遍的习惯阿拉伯数字的使用,阿拉伯数字大约在公元 13 至 14 世纪的时候,也就是元朝的时候传入中国,但并没有得到普遍的使用。一直到 20 世纪初才因为对西方数学知识的引进才慢慢的普及起来。

而中文其实并不是没有数字的存在,甚至有着不同的写法:通常写法的中文数字如「〇、一、二、三、四、五...」以及所谓中文的大写数字「零、壹、贰、参、肆、伍...」。前者较为常见,而大写数字因为笔划较为繁琐的关系,较难以涂改作假,所以在金融机构等场合中会要求使用大写中文数字书写。

这边值得一提的是,「〇」其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汉字,虽然如此,「〇」却不具有任何汉字的直书横划的特征。我们最常见到这个字通常都是被使用在表示年代的地方,例如「二〇一三年」,因此中文书籍中其实都大量地使用了这个字,包括我们刚刚才见过的直式信封书写范例图(虽然是被当做替代字号)。有趣的是教育部国语辞典简编本并没有收录「〇」条目,却在「零」这个条目中轻描淡写地写上了『零为「〇」的大写』的解释,在纸本的国语辞典中亦多次出现这个字。

即使如此,现在很多人因为不知道该如何输入这个字,便用阿拉伯数字的「 0 」或是英文的大写「 O 」来取代。其实部分注音输入法的话,只要打「零」的发音就可以在字表中找到「〇」这个字了。

因此中文中有数字的场合,使用直式书写时便有各种不同的书写状况:

关于直式中英文排版的几种可能性7

因为现代中文在使用上相当具有弹性,通常数字与序数可以通同的混用,像是「四十」跟「四〇」,都可以被认为代表数字的 40,但如果是写作「四〇四」跟「四十四」光就数字上就是不同的值了,使用上时务必注意。

【关于直式中英文排版的几种可能性】相关文章:

浅析中英文基本字形的演变和发展

关于版式设计的形式问题

设计师要看的中文字体排版法则

平面排版时教你突出中文美感的几种方法

商业插画的风格赏析

名信片的五种设计技巧

关于设计中颜色搭配的小经验

全球化影响下的现代艺术设计

版式设计中的12个禁忌误区

艺术在产品设计中扮演的角色

精品推荐
分类导航